外国语学院外语类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 号)《南京晓庄学院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成评价办法(试行)》《外国语学院外语类专业关于推进“面向产出与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规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程序与方法,将评价结果用于专业教学的持续改进,为提升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分工
(一)评价小组
专业成立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具体实施。
组 长: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
副组长:专业负责人
成 员: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学督导、各课程负责人、辅导员
(二)评价小组职责
确定和审查本专业课程对毕业要求各指标点支撑关系的合理性;制定和审查评价方法;确定课程的支撑权重值;收集数据,实施评估,撰写报告,提出持续改进要求等。
(三)评价主体与评价责任人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主体包括本专业毕业生、全体专业教师、兼职教师、辅导员、学院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专业负责人为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责任人。
二、评价方法
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客观定量评价法、基于问卷调查法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主观评价法。
(一)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客观定量评价法
1. 评价依据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结果。
2. 数据来源
各门课程考核材料,包括考试、测验、作业、课堂拓展、实习报告、答辩记录等。
3. 计算方式
(1)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权重分配
将毕业要求指标点量化和落实到所支撑课程上并进行合理性评估,对各条毕业要求所落实的课程进行权重分配。课程的支撑权重值的确定依据为:
1)支撑某毕业要求二级指标的所有课程权重之和为1;
2)按对该毕业要求能力达成的贡献程度进行赋值。较多锻炼该能力的课程赋较高的值;
3)参考该课程的学时数和学分数进行赋值。学时多和学分高的课程考虑赋较高的值。
(2)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值计算
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按公式计算评价值:
某项毕业要求的二级指标m达成度评价值
=
其中n指支撑该二级指标的所有课程数。
4. 评价标准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值为该毕业要求分解的所有二级指标评价值的最小值,以本专业学位授予的平均绩点值所换算的平均成绩为参考,达成标准分值为0.75。
(二)基于问卷调查法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主观评价法
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师考查学生、学生自我认可和用人单位认可三个视角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实际是被访问者的主观自评,但相对教育教学单位来说是一个客观认定。即:毕业生自我评价法、教师评价法、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法。
1. 评价依据
专业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问卷反馈结果。
2. 数据来源
专业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数据。
3. 计算方式
(1)毕业要求二级指标达成情况评价值
毕业要求的每个二级指标形成一个问题,每个问题有五个选项,分别为“非常符合、大部分符合、基本符合、大部分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量化为分值5、4、3、2、1。根据每个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答题结果,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得到这二级指标的自评分,公式如下所示。
毕业要求二级指标m达成情况评价值
“本指标点被调数”指有效填写问卷的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人数。
(2)毕业要求一级指标达成情况评价值
某项毕业要求一级指标x的达成自评值计算方法如下所示,其中p是毕业要求x分解的二级指标的总条数。
毕业要求一级指标x达成情况自评值
各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点综合得分由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对毕业生能力达成评价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达成评价组成(R(i))为第i个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综合得分):
R(i)
4. 评价标准
毕业要求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具有同等重要性,因此采用取其二级指标的最小值作为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的达成情况评价值。以本专业学位授予的平均绩点值所换算的平均成绩为标准,将3.75作为合格标准。
三、评价标准
针对每一项毕业要求指标点,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客观定量评价值和基于问卷调查法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主观评价值均达到合格标准,则该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情况的评价结果为达成。
四、评价周期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毕业达成度评价”记录文档。
五、评价结果及运用
评价记录和评价报告由学院存档,保存六年以上。评价结果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修订及课程设置体系调整的重要依据,重在反馈,旨在找出差距、矫正失误,发现问题、促成改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评价完成后,外语类专业应召开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反馈会,将达成度评价结果及问卷调查信息及时反馈给课程负责人和相应教师,分析毕业要求达成的短板,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推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
六、本办法自2023年9月1日起实施,由外国语学院外语类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小组负责解释。